保养品,得在皮肤停留多久才有效
你认为保养品擦在脸上就立即有效的功能是哪一项?保湿?美白?抗自由基?除皱?防晒?抗敏?抗发炎?促进真皮层细胞再生?(先自己排个有效的前后顺位吧!)看文章前,先抛弃广告说法、美容师说法、网红说法,腦袋試用來思考的,不是用來裝垃圾信息的,空出腦容量區,才有空间思考。
保養品跟皮肤间,发生了什么关系?
对皮肤来说,活性成分的属性不同,作用的方式也不同。就从大家的最爱~擦了马上发挥效果的成分类型开始说起吧!
马上有效:像是防晒成分、保湿成分、抗氧化成分。为什么?因为这类成分,从接触皮肤的角质层起,就能开始发挥我们期待的作用了。至于影响是好的或坏的,就要看成分本身,对皮肤是友善的、是加分的或者是具伤害力的。以防晒成分来说,留在皮肤最表面,就能立即展现防晒力了。深度渗入皮肤,特别是化学性防晒成分,渗进皮肤里层越多,对皮肤反而不好。这种化学性防晒类成分,留在皮肤的时间越久,皮肤过敏闹脾气的机率越高。这类成分,太阳下山了、不晒太阳了的时候,尽快洗脸最有保障。以保湿成分来说,有些对皮肤是加分的,像是多数的氨基酸类、维生素原B5等,留在皮肤的时间够长,对皮肤表皮角质细胞的养护效果越明显。化学性保湿剂,丙二醇、丁二醇等人造保湿成分等,皮肤本来就不认识它们,甚至不喜欢跟它们泡在一起,所以,留在皮肤时间再久也没有护肤意义。
以抗氧化成分来说,擦在皮肤上就开始抵御紫外线所引起与环境危害因子而来的自由基伤害。留在皮肤的时间够长,渗入的深度越深,协助保护到的范围就越大,护肤抗氧化的价值就越高。另一种是,必须渗透到目标区才能发挥效果的。需要时间才有效:像是控油、抗菌抗痘、美白淡斑、抗老化、抗皱成分。这类成分,若只是停留在皮肤的角质层表浅区时,对皮肤是没有贡献度的。但随着留在皮肤上的时间增加,渗入且停留在目标区,才能发挥作用,该成分才具有保养价值。以控油、抗菌、抗痘为例,目标区在毛孔里的皮脂腺体附近。成分必须要能进入毛孔这个管道,且留在目标区合理的时间长度,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类型的成分,在毛孔畅通的前提下,擦完停留4个小时之后再洗脸是必要的。以美白成分为例,主目标区在皮肤相当深的基底层黑色素细胞,美白成分不能渗透到这个皮肤深度,根本无缘遇到黑色素细胞,那也就没有机会针对黑色素细胞发挥任何的美白效力。所以,留在皮肤的时间足够长,有其绝对必要性,能立刻白的,都只是作用在最表浅的角质层区,根本还没到达黑色素发源地,发挥不了作用。以抗老化抗皱成分为例,主目标区在皮肤与黑色素细胞存在区更深一些的基底膜,一个跨越表皮与真皮层边界的位置。所以啰!要发挥作用,成分不送达这里,怎行?而这么深,没有足够的时间停留,短时间就洗脸,那当然是前功尽弃。该擦多久,你又是怎么算时间的?大家最容易误会的是:保养品擦在脸上,时间长度是以一次性来计算的,洗掉就归零重来,不是洗完立即补擦,渗透深度继续加深。事实上,活性成分,穿越角质层障碍后,都是暂时以「分子结构」或「离子结构」的方式「暂时堆放」在颗粒层与活细胞层的交界处。(到达这里已经需要时间去酝酿了)接着,必须有足够的时间给这些「暂时堆放」的成分,慢慢地渗透扩散到皮肤的较里层。而这个速度,还要依据分子大小、水性或油性、物质电性与极性等的不同而有差异。总的来说,大约需要到8个小时,才能达最理想的渗透扩散效果。因此,要提醒大家的是:擦有价值的保养品,不要在短时间内洗脸。因为,洗完脸后再重擦上保养品,其渗透入皮肤的深度,不是以「接力」的方式发挥作用的,而是以归零重头开始的方式起跑。当然,并不是要大家擦保养品后,得「精确」计时擦多久才能洗脸,而是告诉大家不要用错误的方式保养。不是产品没有效,擦了高档保养品,却没乖乖配合维持合理的停留时间就洗掉,可能才是效果不如预期的关键。
欢迎订阅张丽卿老师亲自经营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lcelebritycar.com/sfsff/12266.html